#agad449 #20181114

偏題的小結論:

以前的人還會用「書後卡」來撩妹!


現今圖書館的書,

後面不一定有黏在封底的小紙袋,

也就是說:讀者們

可能沒看過「書後卡」長怎樣⋯?

沒關係,留存至今的還有「到期單」

它是一張紙,亦是貼在封底內頁,

雖然它通常會是空白的(for新書)

不過在之前,它是給借閱者知道

「何時要還書」的貼心小提醒唷🔖


自古借還書的方式是日新月異✨

本片介紹的圖書借閱管理叫做:

「紐瓦克流通系統」

(Newark Charging System)

1900年於紐澤西州的

紐瓦克公共圖書館首先發展

並盛行了50多年間。


後來取而代之的圖書流通系統

有很多😂不過皆朝向

「半自動/全自動化」的方向發展

那麼,圖書館流通作業

是如何「自動化」的呢?

👉德國發明家「赫爾曼·何樂禮」

於1880年代發明了「打孔卡」

與能讀取「有孔/無孔區域」的機器

有、無孔,皆代表著「數據」

所以就是因為他,開啟了

「自動數據處理」的時代!

👉1936年「打孔卡」被應用在

圖書館流通系統中,也拉開了

圖書館自動化的序幕。


總而言之

以前的資料儲存與讀取

就是用「打孔卡」來實現的

它演變至今~,成為電腦記憶體

以及劃答案卡那種光學辨識卡片

何樂禮成立的打孔卡製表機器公司

也發展成為了現今的IBM公司


今日 #GoogleDoodle

是取自「2017年11月14日」的封面

👉打孔機問世131週年(今年132唷)

雖然這種小型打孔機

不是由何樂禮發明,而是德國人

Friedrich Soennecken 發明的

但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:

小小一個孔🕳️

也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唷💪

所以~要對自己有信心(硬要扯)


最後再讓我扯一下🤭

電影《情書》很推薦大家看

雖然是老電影,但經典就是:

「不會被時代所淹沒的流行」

最後引用導演 岩井俊二 的話

(取自中文wiki - 情書)

-

回憶是推動自己現在的一大原動力。一般人以為過去是過去,現在是現在,兩者互無關係。某個時機,回憶起過去的事情,自己會發現一些過去與現在的連帶關係,反過來影響了現在的自己。

-

回憶不是擱淺在舊的爛泥

而是要給予自己新的勇氣


#agoogleaday #一天一google 

#知識 #借書 #圖書館 #library

#經典電影 #情書 #LoveLetter

#吉卜力 #心之谷 #耳をすませば 

日文原意為「側耳傾聽」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 Google A Day 的頭像
A Google A Day

A Google A Day 一天一Google

A Google A 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