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agad537 #20190404



若是在招牌、告示文宣中

同時出現 英文單字 與 羅馬數字

(兩者皆為拉丁字母)

則會將羅馬數字的「襯線」加大

例如:SECTION I

可能會誇飾寫成 SECTION 工

(數字 I 的襯線比單字中 I 的襯線還明顯)

或是將羅馬數字換成小寫 i 也可以



今日封面 #GoogleDoodle

是取自其他國家的 #兒童節

台灣 Google 多年以來

都沒有兒童節封面😭



【溫故知新】

1個=I、兩個=II、三個=III、四個=IIII

為什麼五個不是IIIII,而是換了一種寫法?

「看星星 一顆兩顆」這篇 #agad500



【常見問題】

數字手勢怎麼比? 

來自 #agad321 這篇



·數字 1~5

[美國、日本、台灣] 食指開始為1️⃣

[歐洲、韓國] 拇指開始為1️⃣



·數字 6~10

[台灣] 用一隻手比,你我皆清楚怎麼比

[中國大陸] 一隻手比,手勢與台灣不同

6⃣️ 是相同的🤙,其他敘述如下:

7️⃣ 五指併攏成尖點,像鶴拳的木肢

也有另一種比法是拇指食指中指匯聚一點



8️⃣ 👆拇指&食指伸直,就像是我們的7

這是「八」的兩筆畫,通常虎口會朝下

而對於此篇羅馬數字來說

「👆」則是代表「V字型」

也就是「羅馬數字V」

所以「台灣的7」會被當作

「中國大陸的8」或「韓國的2」

因為韓國是從伸出拇指開始為1



9️⃣ 以食指成彎勾型,來自中國的猜拳

猜拳(手指比數字大小)場子環境吵雜

故演變出用單手即能表示數字的手勢

而出拳使用愈少手指愈輕鬆

即是數字789(只動用前三指)手勢的由來

容易比出,以及容易判讀

後兩指在下方容易被擋住

像是拇指、食指的「八」

就有規定不能是虎口朝下的

另外,數字9 或 9的手勢 就像個勾子

在軍中,為避免不同方言的口音聽不懂

會統一將「數字9」唸成「勾」



🔟 用上一篇的幸運手勢🤞



另外,還有「心算手勢」

1~4 就是伸出食指遞增至小指

5 則是只用「拇指👍」代表

就像是算盤(一四珠型)上方的5一樣🧮

6 是 5+1 所以是拇指+食指=👆依此類推

9 是 5+4=🤚

這種表示方式與羅馬數字很像~

大家是怎麼比出數字6~10的呢?



_

#agoogleaday #一天一google

#RomanNumerals #ローマ数字

還有哪個領域會用到 #羅馬數字 呢

#化學 #元素週期表 陽離子氧化數

#數學 第一二三四象限 會用I II III IV

國外還有個口訣幫助背誦順序:

Medical Xavier (澤維爾大學還真的有醫學院)

出現順序是 M D C L X V I

代表從大到小的羅馬數字數值

⋯好像沒有比較好記齁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 Google A Day 的頭像
    A Google A Day

    A Google A Day 一天一Google

    A Google A 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